碧水丹山,孕育奇茗。
传承,是一种继往开来的坚守,也一种历久弥新的延续。
他们,是一群有手艺、有思想、有梦想的青年。
或生于制茶世家,或因爱茶半路出家。尽管出身不同,却殊途同归:传承古老技艺,追求精益求精。
也许,他们很平凡,却拒绝平庸,更拒绝“躺平”。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不停奔跑,不断超越。
他们,是岩茶新势力,也是奔涌的“后浪”。
人物名片:何世安,1988年生,福莲(武夷山)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当代茶圣吴觉农武夷山纪念馆副馆长。2012年,获海峡两岸民间斗茶赛肉桂金奖。2016年,“十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创新团队廖红教授团队主持“茶豆间作优质高效生态栽培示范”项目组成员。2018年,作为作者之一《一方水土养一方茶:产地影响武夷岩茶品质的代谢组基础》论文入选《中国科学》杂志。2018年,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示范点燕子窠生态茶园模式项目组成员。2019年,作为武夷茶人代表亮相央视《传奇中国节——中秋节》。2021年,作为福建茶人代表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庆祝建党百年特别节目《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今日中国》福建篇。
品 牌:福莲嘉叶
代 表 作:燕来兮
“一泡好茶,三分靠山场,三分靠技术,三分靠同心协力,一分靠运气。”
——何世安
棒球帽,T恤,球鞋,何世安这个看起来很阳光的大男孩,却有着似乎与年纪不相称的深沉与稳重。
自2005年正式跟茶打交道起,他已整整做了16年的茶。
他眼里的茶,不仅有香有味,还有生命有个性。
人与茶之间,不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恰恰相反,是茶“做”人。
“
做茶,即是修行
”
同其他在茶乡长大的孩子一样,何世安的童年记忆满溢着熟悉的茶香,也缠绕着祖辈父辈们忙碌劳作的身影。
“长期以来,岩茶,从种、采到制作,全靠手工。做茶,真是苦。”所以,一放学,他总是绕路回家,怕太早到家,被大人抓去干活。
少不更事,他看到的茶,只有“苦”。
随着一天天长大,他从“苦”中渐渐领会到了别样的“滋味”:做茶人用自己的苦辛,与自然默契“合作”,塑造出独树一帜的“岩骨花香”!
2005年的春茶季,他第一次正儿八经地走进了做青间。稚气未脱的脸上,透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自信和一丝丝傲气。
毕竟是茶农家的孩子,他学做茶上手很快。
他做的第一泡茶,得到了大人们的点赞。他坦言,当时有些沾沾自喜,甚至觉得“做茶也不是很难”。
然而,茶仿佛有意要杀一杀他的傲气。第二年,他做的茶,就做不出自己想要的味道。
蓦然间,他觉得茶竟变得如此陌生!
他静下心来,细细反思。
“所谓‘手艺人’,就是把手上的工夫练好。简单的事,重复做。重复的事,用心做。”
做茶,即是修行。
2012年,他制作的肉桂脱颖而出,斩获了海峡民间斗茶赛的金奖。
那一年,他24岁,最年轻的获奖者。
处处留心皆学问
”
是茶,教会了他如何放低自己。
当“我”变得很小时,茶就会变得很“大”:一片小小的茶,就蕴藏着一个大大的世界!
“比如,一座山场,哪面青苔多,就是背阴;哪面青苔少,就是向阳。又如,杀青时,气压低,火不旺,烟不直。气压正常,烟就直……。”处处留心皆学问。
他留心茶的一丝一毫,也留意眼中的一切。
“燕来兮”,便是他的得意之作,也是他细腻心思与纯熟技艺的完美结合。
一提起“燕来兮”,相信很多人会将它同燕子窠联系起来。其实不然,早在5年前,它就诞生了。
一天雨后,何世安到茶山转悠。无意间,他瞥见岩壁上筑的燕巢,燕子叽叽喳喳,又美好,又热闹。他琢磨着要做一款茶,名字就叫“燕来兮”,暗含着安居乐业的寓意。
茶如其名。“燕来兮”的表现,令人如坐春风。
这是一款有玉兰花香的肉桂。除了与生俱来的品种香(桂皮香)外,还交织着清幽的花香、熟甜的果香,层次感丰富,且香融汤中,萦绕杯底唇齿间。每一道都能引起美妙的遐想,每一道都令人期待。
香、味并重,正是何世安对好茶的定义,也是他不懈的追求。
“一泡好茶,三分靠山场,三分靠技术,三分靠同心协力,一分靠运气。”从这个意义上说,“燕来兮”的问世,他不是唯一创作者,而是“合作者”之一。
有的人在谋生,我是热爱
”
坐在我们面前泡茶的何世安,举手投足间,既沉着,又不失优雅。
“燕来兮”,在他手上诞生,也在杯中静静绽放。
“有的人在谋生,我是热爱。”他的专注,他的执著,全都是热爱。
人在做茶,事实上,茶也在“做”人。
岩茶制作,考验工夫,更考验人的耐力与意志力。每逢茶季,制茶师总要度过15~20天睡眠严重不足的苦日子。熬夜,是每个武夷制茶人的必要修炼之一。
有一次,他做茶到凌晨3点多,身心俱疲,眼皮老打架,就差用牙签来撑了。然而,他并没有向“睡魔”屈服。
第二天,当他看到自己做的茶,在清晨淡阳里芳香四溢时,疲惫顿时一扫而光。而他也成功经受住了茶的严峻考验,苦尽甘来。
与其说他爱茶,不如说他热爱茶树生长的这片故土。
他跋山涉水,用充满感情和温度的影像、文字,记录他与茶的点点滴滴,也记录他眼中的武夷山。
游走碧水丹山间,古茶树、古茶厂、古茶栈、古渡、摩崖石刻……都是时光经过时留下的礼物,还有晨昏晴雨,草木虫鱼,皆可观,皆动人,都会在他心湖泛起涟漪。
往事历历,茶山依旧。
他深信,祖辈父辈们所守望的茶,将不会再是低廉的农产品,而是一种高度自信的中国文化符号。
这一天,不会太遥远。
出品: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